可敬的惠女精神

作者:       来源:

    惠女精神是1958年至1960年间以上万名惠安妇女为主力军的干部群众建设乌潭水库(后称惠女水库),所体现出来的“艰苦奋斗、尊重科学、无私奉献、拼搏创业”精神。1963年6月4日,《福建日报》社论《惠女颂》首次提出“惠女精神”这一概念。它既有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,又充满时代精神的活力,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延续而又与时俱进,展示了惠安妇女的群体风采,已成为全社会拥有和传承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    惠女水库是惠安人民意志和力量的象征,是惠女精神的诞生地。1963年6月4日,《福建日报》社论《惠女颂》首次提出“惠女精神”这一概念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惠安妇女以其坚韧、勤劳、质朴、无私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人间传奇,这同时也丰富了惠女精神的内涵。向更远的历史追溯,惠女精神历经岁月磨砺,融合了积淀千年的传统美德和与时代脉搏共振的生命激情。
    2009年4月29日,中共泉州市委书记徐刚在视察惠女水库时指出,时代在进步,条件在改变,精神却永存,惠女精神(38张)从惠女水库建设中反映出来的惠女精神,实质上是泉州人爱拼敢赢精神的生动写照,实质上体现了泉州人的精神品质,是泉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,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。2009年5月8日,中共泉州市委作出《关于开展“弘扬惠女精神,提振创业激情,促进科学发展”活动的决定》,精辟概括了惠女精神的丰富内涵——艰苦奋斗、尊重科学、无私奉献、拼搏创业。

时代背景
    “三日没雨闹旱灾,一透大雨成水灾”,“春夏水旱灾,秋冬风沙来;三百六十日,日日有灾害”,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惠安自然灾害的写照。全县50.7万亩耕地中,有水利灌溉设施的仅占7%,其余是“靠天田”,只能栽种薯类等旱作物,是闻名的“地瓜县”。洪涝风沙,水土流失,穷山恶水,田瘠粮缺,加上军阀混战,兵匪猖獗,群众生活贫困。男人除少数在本县当土、木、石匠及晒盐、讨海外,3万多人背井离乡出外谋生。在乡女人不仅为繁重的家务和教养子女而操劳,且是农业生产及抵御自然灾害的主力军。长期的磨炼,造就她们勤劳、俭朴、坚韧、纯洁的优良品德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惠安县政府为改变惠安贫困面貌,首先解决水资源。到1957年止,全县新建、改建菱溪水库、美峰水库、东楼水库等中小型水利工程5800多处,但这些只能小面积地抵制一般旱灾。1958年,中共惠安县委提出将惠安“变赤地为青山,变地瓜县为米粮川”的号召,跨县在当时的晋江县罗溪乡乌潭兴建大型水利工程——乌潭水库,后更名为“惠女水库”。
 

建设水库
    1957年7月,响应县委的号召,惠安人以3万多名娘子军为主力,发扬敢想敢干和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,从远在几十里乃至百余里的家中走了出来,背上锄头、畚箕和地瓜干,浩浩荡荡,翻山越岭,进军改造大自然。工区就在荒山野岭、丘陵山地之中。大多数人露宿,有的就在乱草荒坟中度过。入晚蚊虫纷纷叮人,后来搭起草棚,那知一番风雨、刮坏的、破漏的,难以安身。从海滨舒舒服服的家里突然转到荒凉而苦涩的山地,有的人思想也曾动摇过。  

    更糟的是进场不久,台风暴雨、溪洪猛涨,眼前一片汪洋,住地变成孤岛,存米吃完、柴火烧光……但这些接二连三的困难,都难不倒勇敢坚强的姐妹们,她们克服了艰苦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设备、技术条件,靠着“现在苦一些,以后就不会艰苦了;现在还要吃地瓜干,以后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”这样朴实的感情,那些看似柔弱的妇女,发挥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冲天干劲,县里拨下17万元搭盖简易工房,地湿,搬溪中卵石一堆,再铺些干草当床铺。为了改变本县贫困面貌,为了子孙后代幸福,大家志气昂扬,生龙活虎的活跃在工地上,建成了一座库容达1.2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,使十年九旱的“地瓜县”变成了米粮仓,谱写了“万女锁蛟龙”的壮丽诗篇。
    惠女水库建于洛阳江大罗溪上,坝址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彭殊村,1958年7月动工,由当时惠安的红旗、东红、上游、飞跃4个公社联合兴建,1960年3月竣工。水库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、万年一遇洪水校核,集雨面积105.8平方公里,总库容1.26亿立方米,其中兴利库容0.65亿立方米,死库容0.12亿立方米,完成土石砼177万立方米,淹没耕地4060亩,迁移人口2679人。承担着洛江区河市镇及惠安县12个乡镇的供水、农业灌溉等任务,是一座集防洪、供水、灌溉、发电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水库。水库原名“乌潭水库”,1959年为纪念惠安女建设水库的贡献,水库更名为“惠女水库”。目前,水库是泉州第二大水库,也是福建省八座大型水库之一。水库工程的建设是边勘测、边设计、边施工,当时由惠安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,政府向惠安的红旗(城关)、东红(黄塘)、上游(惠南)、飞跃(惠东)4个公社提出。群众对水库建设非常支持,欢欣鼓舞,踊跃报名参加。  

    各自然村每户至少1人,共41000多人,其中女性35000多人,达85%以上。最高年龄70多岁,母女、婆媳、姐妹争先报名的,比比皆是,如当中52岁的叶荀和女儿争着去,终于拗不过女儿,只得让她先走;待到第二批,她把最小的孩子交给幼儿园,也跟着队伍出发了。参加建设的民工披星戴月,扛着锄头,挑着畚箕,带着薯干、草席上工地,群众赞誉说:“乌潭水库是锄头、畚箕加薯干建起来的”。参建大坝建设的民工有大约1.5万人,其中妇女群众约1.3万人,超过86%,无论是挖土、挑土、打夯、推车、锯木、打石、驾船,还是紧张的抢险,她们都挺身而出,劳动强度不亚于男同志。
    简评
    世界上最柔软的是女性的躯体,世界上最坚硬的是石头的棱角。惠安女与石头,柔软与坚硬的一对,就这样难解难分。而最终,是石头变得柔软,被驯服,成为了惠安女在大地上的创造性艺术。女人也因为石头而变得坚强,她们的肩膀上,能担当得起来多么沉重的分量。惠女们在战略上藐视困难,在战术上重视困难,舍“小家”顾“大家”,苦干、快干加巧干,不畏艰险,战天斗地,用血肉之躯和火热激情铸就了惠女水库这座利在当代、功垂千秋的历史丰碑。惠安妇女在建水库的英勇劳动中,涌现3000多位女功臣、女标兵、女先进生产者和巧姐妹,  水库旁的惠女雕像和石碑
    也在这场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,学得多门的生产技术,260多人在工地光荣入党,1500多人参加共青团。在征服大自然的壮举中发挥了潜在能力和聪明才智,为国家和集体利益舍生忘死、艰苦奋斗,写下了惠女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光辉灿烂的篇章,标志着惠女昂首挺胸、意气风发,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。1959年,为表彰惠安妇女战天斗地建设水库的辉煌功绩,水库正式命名为“惠女水库”。1960年2月,水库大坝工程竣工后,全国妇联发来贺电表示:用“惠女”命名水库是党和人民对英雄的惠安妇女劳动功绩的最高奖赏,是惠安妇女的光荣,也是全国妇女的光荣。

八个女人和一个岛

    半个世纪前的中国,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。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,八个年轻的惠安女,克服重重困难,驾着小舢板到大竹岛垦荒,前后长达15年。

  将近50年过去了,当年风华正茂的姑娘们,如今已是步履蹒跚的老阿婆了。她们当年是以怎样的勇气征服荒岛的?15年的岛上生活,背后有着怎样神奇的故事?她们如今生活得怎么样?

  经多方寻访,7月12日记者终于和她们取得联系。八名惠安女均健在,但有的已离开惠安移居别处,由于各种原因,记者只见到了其中的三位,分别是“八女跨海开荒队”队长周亚西、队员杨阿砚和杨尚姑。

  八姐妹同住一个山洞

  “岛上的土地很肥沃,如果不是形势的需要,我们可能会一直在岛上种地瓜。”

  7月12日,年逾古稀的周亚西坐在自家厅堂里,深情地回忆起那段久远的经历,近半个世纪前的往事如电影镜头般浮现眼前。

  周亚西的家就在惠安的莲城半岛上,这是个三面环岛、一面靠山的渔区。当年,那里人均不到两分地。而大竹岛就在距离莲城半岛约五海里的地方,她和村里姐妹们出海时常会在海岛边捡拾海螺,有时也会登岛捡野菜。

  “岛上的土质松松的,种地瓜一类的不错。”这是周亚西她们的判断。

  那时,莲城半岛上兴办了一个畜牧场,周亚西和另七位姑娘都是畜牧场的饲养员,1957年,她们向大队(村)支部提出去岛上开荒的建议,支部书记向上级汇报后,不久后就同意了,成立了“八女跨海开荒队”,周亚西任队长。

  但她们的豪情壮志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。大家认为,要从那长得像小鲨鱼似的、横卧在海面上、“石头满山砂满岛”的地方去索取粮食,简直就是做梦。

  1958年五月初八这天,阳光明媚。八女要驾船登岛了,其中一位姑娘是被她的爷爷骂着上船的:“我几十年就没有听见过有谁到大竹岛去的,几个小丫头,想到荒岛去送命吗?”村民们议论纷纷,断定她们三天后就会自己跑回来。

  八位姑娘暗暗发誓,三天后决不回来。涨潮了,八人驾着一艘渔船,带上锄头、簸箕、锅碗和水桶等生产生活用具出发了。一上岛,她们就被一片荒凉给包围了,到处是石头堆、野草和相思树。

  岛四周都是咸咸的海水,要在岛上住下,最要紧的是找到淡水。她们很快就在半山腰找到了一个冒出淡水的小水坑,但水量很小,得挖深。等八姐妹将水井挖出,泉水汩汩流出时,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,呼啸的海风吹得大家几乎站不住脚,大家就着干粮泡泉水充饥,当晚就睡在半山腰的一个石洞里。

  就是这个山洞,后来成了姐妹们的“家”,生火做饭、吃饭睡觉,全都在这里。有时,遇上刮大风下大雨天,她们回不了家,在这个山洞里一住就是十几天。

  记者登岛时看到,这个山洞不过六七平方米,如今已长满野草,洞门前的道路也已长出了一人多高的小树,洞壁上垒砌的石头已开始风化脱落。无法想象,这里曾是八个妙龄惠安女的家。

  断粮吃了十天的海螺

  “我们上岛可不是想去就去,想回就回的,去回都得等涨潮时。”周亚西说着,孙子孙女们也围了过来,睁着眼睛好奇且神往地听着。

  “岛上不通电,天黑后,我们就坐在岛上的石头上聊天,偶尔也说些姑娘家的悄悄话。晴天的夜空可以数星星看月亮。为了消磨时间,我们还你一句我一句地创作了一首劳动歌谣:劳动起来心欢喜哪,大竹岛开荒最光荣;八姐妹心齐不怕苦呀,小荒岛建个新家乡……”

  “最长的一次住了半个月,刮台风,回不来,粮食都吃完了,饿了好几天。”周亚西说记不清是哪一年了,大概是六月的一天上午,八姐妹和往常一样从各自家里出发,带上午饭和备用粮食就划船上岛了。傍晚时分,海水已涨到可以下岛上船的位置,她们正准备回家,突然刮起大风,吹得相思树摇摇欲坠,连人也站不稳。凭经验判断,她们知道今天回不了家了。

  “那时没有电视,没有收音机,不能像现在一样可以收看天气预报,一切只能看天判断。”因为带的粮食还够吃三五天,姐妹们也就没放在心上。第三天,风停了,她们想多干点活,把前几天耽误的活给补上,当晚也就没下岛。结果,接下来连续十几天都是恶劣天气,根本无法下岛。

  粮食吃完了,地里的地瓜还没长大,她们只好在岛上摘野果果腹。可野果不多,很快就吃完了,而且这东西只能保命,无法长力气。她们就到海边捡海螺,再挖些野菜,将就着吃。一天,两天,三天……这天气就是不见转好。前前后后,她们共吃了十天的海螺。后来很长时间,她们看到海螺就反胃。

  天终于放晴了,她们逃命似地划船离开大竹岛,回到久别的家。半个月没有消息,又是这么恶劣的天气,家人担心极了,可又上不了岛,不知吉凶,只能天天在家里祈祷。

  这回,家里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她们上岛了。

  种出的地瓜最大6斤

  要说家里人的反对声音,最强烈的数杨阿砚家了。那一年杨阿砚20岁,已结婚。

  “死丫头,这下可安分了吧,看你还敢过海不?”爷爷瞪眼骂她。没辙,杨阿砚最后把大队支部搬出来了,“你不让我上岛种地瓜,我就去找支部反映。”无奈,爷爷最后妥协。

  杨阿砚的家,就在“队长”周亚西家不远处。老人共生育三男二女,儿孙绕膝,晚年生活十分幸福。“岛上劳动虽然辛苦,但也没那么可怕。几个月后,我们用8把锄头在岛上开垦了33亩荒地,次年全部插上了地瓜苗。”

  “插苗、除草、施肥……岛上土质肥沃,长势喜人,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地瓜叶,看着就叫人喜欢得不得了。终于到了收成的季节,一锄头下去,我们都吓了一跳,挖出的地瓜,最大的一个重6斤多,这可是我这辈子见到的最大的地瓜。”

  “33亩地,平均亩产3200多斤,产量比半岛上的还要高。地瓜加上地瓜藤,整整拉回了40大船。”“后来,我生孩子,休息了一段时间,上岛少了,但其他姐妹仍坚守在岛上,孩子不到一岁,我就给他断了奶,又跟随姐妹们上岛了。”

  “每次上岛下岛,都是我们自己划船,八姐妹,人人都会划船,划得最棒的要数杨尚姑。”杨阿砚向记者推荐了八姐妹中年龄最大的“姐姐”,今年73岁的杨尚姑。

  一次胆战心惊的海上历险

  杨尚姑,泉港区墩北村人,距离杜厝村约十分钟车程。

  老人说她记性不好,许多事情都忘记了,但有一次海上历险让她终生难忘:“不记得是哪一年的事了,好像是六月天吧。”老人皱纹纵横的脸上,浑浊的眼似乎一下子生动了起来,沉浸在那一幕壮举中。

  那一天,正是地瓜苗头次下肥时节,八姐妹从莲城运送满满一船化肥上岛。突然,天气变了,海面刮起狂风,浪头一个又一个地向船头压过来。

  “帆破了,船底又出现漏洞进水,眼看船就要失控,我赶紧接过橹杆,想尽办法稳住船身,奋力往大竹岛方向摇,其他姐妹分工协作,大家从头上扯下头巾,几人负责堵塞漏水的船底,几人负责往外舀水。由于方法得当,大家配合默契,总算把船稳住,大队的救援船及时赶到,才把我们救上岸。”

  从海上回来,村民都不敢相信她们能抵抗得住这样大的风浪,对她们也不得不表示佩服。

  杨尚姑说,她们前前后后在岛上一共种了15年的农作物。1973年,由于国家需要大竹岛,她们才下了岛,大竹岛从此又恢复了平静。

  “八女岛”因此而得名

  15年的岛上生活,记录了八个惠安女的希望与梦想,冲动与热情,还有坚持与果敢。大竹岛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别名:八女岛。

  “后来,你们还上岛吗?”记者的问题,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。周亚西说前些年她还会和村里妇女们驾着渔船到岛边捡海螺,顺便到岛上看看,发现当年开垦出的土地,如今都长满了齐人高的野草。杨尚姑说时常会有媒体记者或县里的人要去岛上,请她去介绍当年的情况,她还时常上岛。而杨阿砚说她由于晚年坐船会头晕,已经两年没上岛了,“有时也想去看看,但这辈子恐怕没机会上岛了。”老人言语中流露出向往与遗憾。

  三位老人都说,有听说大竹岛要开发了,开发好,也许能重新热闹起来。目前岛上的交通码头已快建好了,来往的人也比往年渐渐多了起来。热闹,只是迟早的事。杨阿砚说,哪天岛上热闹起来了,她希望自己还能上岛看看,以了心愿。